人生就是博网站
公司新闻
人生处处是科场有乐意亦有诀别!
- 发布时间:2023-03-22 21:44 来源:admin
随着电视剧《小欢喜》走进尾声,孩子们也迎来了开学季。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,身边的不少朋友选择把孩子送到外地就读,朋友圈里被希望、牵挂的氛围渲染着。孩子有孩子的不易,家长有家长的辛酸,我们每个都有自己的考场,无论是因为他人,还是因为自己。
在《小欢喜》中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英子,她说,家对于她就像是监狱,感觉自己喘不过气儿来。她歇斯底里地对母亲喊:“我不是非要去南大,我就是为了逃离你”。
父母离异,家庭经济条件优越,母亲宋倩是优秀老师,既是英子的生活保姆,还是她的课外辅导老师,父亲乔卫东离婚未“离家”,依旧把英子当成手心宝。英子自身呢,不仅成绩好,聪明懂事,而且有追求有理想,这样的孩子,抑郁、焦躁从何而起呢?
可怜天下父母心,世上有多少母亲,自从有了孩子,便没有了自己。为了孩子可以节衣缩食,为了孩子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与梦想,于是,多少母亲便有了“妈妈都是为了你好”的底气和“你怎么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呢”的怨气。
做为过来人,人生的经验与阅历,家长总习惯给孩子划轨迹;做为过来人,人生曾经的求而不得总习惯寄托在下一代身上。于是,我们有多少家长在看着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敲打着自己家的孩子,我们有多少家长的一厢情愿常常夭折于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的无奈之中。
当“妈妈都是为了你好”遇到孩子的“你怎么知道我想要不想要”,尊重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。依靠于家长权威的一味碾压,只能让孩子把真实的想法压抑在内心的角落,与家长日益疏远与隔离。英子卧室的那扇小窗户是宋倩与英子关系非常具象的一个表达,宋倩希望女儿随时在自己的掌控之下,英子留下了窗子,却关上了心门。忽冷忽热的态度,让即使在屏幕外的我们也感到紧张与压抑。喜欢刘静与英子的那段对话,父母与子女需要互相理解,但人生的路并没有那么长,尝试选择比过早定性更为重要。
“不要玩手机”“不要看电脑”“不要睡懒觉”……当父母对孩子发出一个又一个指令,身为家长的我们又在干什么呢?我们常常说,身教重于言教,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身教呢?!孩子需要努力,家长也需要啊。
希望,我们每个人都能欢喜应对岁月的每一场考试,既能逆流而上,也要顺流而下,既拼赢心态,也拼赢人生。
家长非官非商,“方猴”的家庭在《小欢喜》中是相对而言是最接地气的。他帅气率真,表面不羁但内心善良,没有好的学习成绩,但有好的人品与人气,被戏称为“方猴”的方一凡是剧中的开心果。在父亲方圆和童文洁的支持下,他如愿以偿走上了艺考之路。
“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”,这是《小欢喜》的台词,也是很多家长的切身感受。仿佛只有闯过了这一关,后面的人生才会衍生出无限的可能。如果要给我们的人生列一个公式的话,那么应该是这样吧——健康快乐〉成功成就,健康是基础,快乐是状态,成功则没有定义。方一凡不是学霸,却平凡得很阳光、很温暖,这样的孩子总有着他自己的光环,让我们不由得去喜爱。
最后,想说一说《小欢喜》中的刘静。她温柔、智慧,坚强、理性,她是倾听者,是润滑剂,是对女性蕙质兰心最美的幻想。她说:“很多事情,这宇宙啊,它教不了你,但是,时间可以”。在我们前行的路上,最珍贵的,就是用理解彼此照亮的一瞬间,时间会证明。